当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稀交所:建设面向全国的稀土交易大平台
发布时间:2024-7-3[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97
来源:包钢集团
今年6月8日,在包钢集团“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成果报告会上,稀交所交出亮眼成绩单:交易版图不断扩张,开户企业达853户,覆盖稀土全产业链企业类型;上线交易种类更加丰富,稀土品种增至32个,今年前4个月交易量同比增长56.2%。
将稀土全产业链原材料购销需求由线下“搬”至线上,这仅仅是稀交所落实“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工作要求以来实现的一个“小目标”。
一直以来,稀交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区域稀土资源禀赋及产业集群优势,围绕“建设面向全国的稀土产品交易中心”这一目标,提升服务水平,发展平台经济,并充分发挥稀交所交易平台的纽带作用,切实将稀土产业规模效益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包头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提供交易大平台。
“上线企业倍增计划”增出新活力。有用户才能有交易,有交易市场才能有活力。2023年8月,稀交所全面启动“上线企业倍增计划”。稀交所副经理董东东说:“稀交所从‘扩人员、调绩效、精服务、特色化’四个方面制定行动措施、编制推进方案,举全员之智、全公司之力推进‘上线企业倍增计划’。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参加各类展会、论坛,不断提升行业知名度、影响力。同时,简化开户程序、增加开户渠道,提升各类操作便捷性,并为中小稀土企业限时推出免开户手续费的优惠政策,获得广大用户肯定。”
科研院所既是稀土产品的采购群体,也是稀土前沿技术和理论成果的集中地,影响着稀土产业的未来。今年4月,稀交所将用户群体延伸至科研院所,希望通过产业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用金融手段为科研成果转化搭建一条“高速路”。短短两个半月时间,兰州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15家科研院校陆续在稀交所开户;内蒙古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10多所院校正在“排队”等待内部审核,预计7月份全部完成开户。
截至目前,稀交所注册企业达884家,包含稀土上下游行业企业、稀土贸易企业、大型物流企业、稀土信息服务企业及科研院所,提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底注册企业850家的目标任务。
创新线上交易模式,丰富稀土交易种类,打造面向全国的稀土产品交易中心。2021年完成整合重组后,稀交所以稀土贸易为核心,积极构建交易大数据、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咨询等多层次服务相结合的交易平台,并成功推出“第三方存管”功能,成为国内现货交易所中少数实现线上票据结算的交易场所。
稀交所现有挂牌、竞价、竞标三种交易模式,由于稀土磁性材料产品具有“定制化特性”,不适用现有线上交易模式。为满足用户需求,经多次调研,稀交所充分发挥交易平台纽带作用,尝试开设“大客户专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稀交所交易产品种类,也让线上交易更灵活、更便捷、更实用。董东东表示,稀土中下游产品多是“定制品”,无法与稀土原料端交易模式通用。但建设面向全国的稀土产品交易中心不能缺少中下游稀土产品种类,为此稀交所不断创新交易模式,以新业务、新品种扩大交易规模,提升交易能力,将产业规模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
一站式服务,解后顾之忧。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内蒙古局一三七处,稀交所将交易商500吨稀土产品整齐码放在仓库,有效解决了交易商货物仓储难题;在稀交所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手机客户端上,用户能够随时查阅全产业供应链、价值链以及矿山开采、冶炼分离、研发加工、贸易出口等数据信息,同时,通过发布年度、季度和高质量的市场分析报告,用户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产业讯息、感受市场脉搏、实施精准决策。
稀交所不断整合行业资源,在做好交易结算业务基础上扩展服务边际,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平台服务生态,持续提升仓储物流、质量检测、信息咨询等业务服务能力,一站式解决用户后顾之忧,也为稀土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新的贸易对接平台。
从平台建设到发展平台经济,稀交所围绕加快布局“产品交易(定价)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基础架构,全力以赴投入到建设面向全国的稀土交易中心这一首要任务中,持续提升服务“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综合能力,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